正能量|情緒低落覺得自己是異類 聽障女生做線上客服重拾自信

醫健人物

撰文: 吳霆俊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6 15:49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7 11:26

分享:

分享:

小時候的助聽器質素不佳,至成年後才儲夠錢換 20 通道的助聽器,嘉儀才聽得到見貓叫聲和影印機聲,感覺好新奇。(王韻青攝)

嘉儀自小患聽障,程度介乎嚴重至深度之間。與人溝通主要依賴讀唇,惟數年前疫情肆虐全城戴口罩,加上工作上的不愉快經歷,使她情緒跌落谷底:「我完全不知對方在說甚麼,要準備紙筆寫。我自信心差到不得了,不想跟人說話,也不想上班,想躲在家中自閉就算。」

從小留冬菇頭遮耳

性格外向怕靜,嘉儀愛結識新朋友,說話能力亦不俗。惟聽力弱影響溝通,曾被誤會無禮貌:「別人說叫極我都不理會,但從後叫我,我是完全不知道的。」而因戴助聽器無自信,她從小便留「冬菇頭」用頭髮遮住耳朵,直至高中才敢紮起頭髮:「有街坊問媽媽,為何女兒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?為甚麼要戴機?這令媽媽自責又難過,跟我說世界好現實,別讓別人知道我聽不到,不要露耳朵,別人會歧視的。」

難處未被理解感無奈

畢業後曾做過壽司店樓面、社區機構活動助理等工作,嘉儀於職場遇過不少情況。如同事習慣錄音溝通,部分人更誤以為聽障人士戴了助聽器,聽力就能與常人無異,甚至叫她幫忙接電話,使她無奈又難過。「聽錄音是我最大的弱點,我可以嘗試聽,但聽了好多次也聽不到,可能聽得見聲音,但不知道你在說甚麼。這或令其他人覺得我好麻煩,感覺到他有點抗拒我,(彼此之間)形成了距離。我會覺得自己好像異類,也會質疑自己。」她坦言以前與同事相處不太愉快,更怕做不到公司要求。

交心與嘉儀相處,給她機會嘗試和磨練,藉此建立自信。上司 Bill 指感動在於看到嘉儀的成長和改變,也謹記他的教導。(王韻青攝)

做客服練膽多表達自己

其後經聾福會介紹到威信物流做客服,負責在綫解答客人有關送貨的查詢。起初嘉儀亦曾擔憂能否應付得到,幸而同事知道嘉儀缺乏經驗,一步步耐心解答疑問,從旁輔助她解決問題。為幫助嘉儀融入公司,上司亦特意安排她負責聖誕員工優惠計劃,除了設計海報、推銷產品、處理訂單,新入職的她更要向每位同事打招呼介紹優惠。

以往嘉儀總想着如何遷就他人,反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,上司譚子標(Bill)期望以此助她練膽,鼓勵她多表達自己:「即使聽不清楚,嘉儀以前可能也會扮聽到;我會叫她主動說聽不太清楚,可否除低口罩?正如做客服,當客人不斷錄音,也可跟客人說我們只接受文字。」

上司同事鼓勵下重拾自信

以往工作時曾被否定,令嘉儀不時自我質疑,也好怕犯錯。她感謝Bill既給予機會讓她挑戰自己,也會肯定她的付出,使她更有衝勁工作。如入職初期,Bill留意到嘉儀說話含糊無自信,便安排她做簡報邊學產品知識,邊練溝通技巧。豈料嘉儀準備充足,表現超乎預期,Bill大讚:「佢做得仲靚過我!」

除了建立自我價值,公司也助嘉儀擴闊社交圈子。同事從沒對聽障帶異樣眼光,反而會一起學手語,有同事更送髮夾賀嘉儀過試用期,鼓勵她繼續加油。

說話變流利 負責教同事

入職一年多,嘉儀形容自己變得有自信也「面皮厚」,她指一年間轉變太大,由當初想收埋自己、做隱閉青年,現在身邊朋友都說她笑容多了好多。在公司更敢於說話,比以前流暢和清晰。現在有不懂的就會問,也會主動向上司和同事匯報工作,嘉儀更負責教兼職同事:「我從沒想過原來我也有能力教別人工作。但公司好信任我,像打了枝強心針,原來我得㗎!在這裏每分每秒都是學習,即使錯了就再嚟過,會給你機會。也毋須擔心上司會否不喜歡我,或因小小事就不要我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曾因聽不到錄音而自卑,現在嘉儀因着同事的愛和支持變得勇敢。她笑言自己愛說話,剛好現在換了新助聽器,想挑戰自己多聆聽:「有時司機找不到客人會錄音,現在換了助聽器,我想自己聽多啲,別太依賴同事。因為大家都好忙,無理由每次都幫我聽錄音,我想自己先嘗試多些,減輕同事的負擔。」

聽障曾使嘉儀自卑,但現在她不再介懷,更笑言:「雖然錯過了好多聲音,但正面點看,打雷時我可安穩入睡,去書展又不用排隊,可走特別通道。」變得自信的嘉儀,內心也隨之更加強大:「世界好大,一定有地方讓你發光,我相信總有一個地方會找到自己的價值。」

盼客服部門由聽障員工主導

威信物流總經理陳家保(Wallus)指,期望將公司的客戶服務部交由聽障人士主導,做到獨立流水式運作,並與其他部門同樣—有在職培訓,有晉升機會。他分享構思源於一位朋友欲開麵包廠聘請聽障人士,令他反思如何活用聽障人士既有的技能,讓他們可如常人般在職場發揮,找到發展路向、建立自我價值、擴闊社交圈子。「但搓麵包好簡單,學懂後只不斷重複工序,也好少與人溝通。」

與同事討論後,Wallus發現疫後大眾習慣以訊息交流,抗拒電話溝通,卻又不喜歡AI回覆,這令他萌生聘請聽障人士擔任客服,在綫以文字解答客人疑難的想法。

新常態造就機會發揮才能

傳統客服多為戴耳機聽熱綫,聽障人士或無法勝任。而做客服接投訴偶會被不禮貌對待,於職場上亦非受歡迎的工種,多為兼職、短期工性質,使公司難保持服務質素。但疫後「不愛說話、愛以文字交流」的新常態,正好造成一個無障礙就業機會,可讓聽障人士發揮所長。

起初擔心聽障員工或未能適應工作環境,但Wallus發現他們雖然較慢熱,但也好主動與同事交流,而且用WhatsApp溝通完全沒問題,表現超乎預期。他大讚嘉儀不但肯做肯學,也好有耐性。

即使殘疾 找到合適工作也可發光

現時客戶服務部共有4位聽障員工,Wallus期望部門可拓展6至8人,做到妥善分工和培訓,也具備晉升階梯。在他眼中,聘請聽障員工並非公司伸出援手的表現。公司提供機會,員工為公司付出,屬互惠互利。「不存在誰幫助誰。請到個穩定的員工,他用心幫助客人,其實更是公司賺了。」

最新影片推介

有些顧主認為要特別呵護、配合殘疾員工,Wallus認為宜保持一視同仁的態度,公平分配機會。因標籤可能限制其能力,或令他們難受。在Wallus眼中,嘉儀只是不同國籍,相處方式略有不同的員工:「其他人可負責的工作,他們都可以。請人除了是請一個人,更希望他能發光發熱。」

職場共融第一步是了解

共融之前,了解是第一步。香港城市大學與eConnect就業連網合作,推出「共融在職場」(DEI@WORK)培訓計劃,提供共融工作坊、一日培訓、網上課程、僱主諮詢和工作配對等,助顧主及員工提升對殘疾人士的了解。若企業想聘請殘疾人士但無從入手,可先參加活動及課程增進認知。

誤解和標籤源於不了解,發起人關志健教授期望計劃可釋除疑慮,推動職場共融:「要實現職場共融,所需要的支援不僅是無障礙設施,還有職場主管和同事對殘疾人士的理解和支持。」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